【特效解析】《烈日灼心》写实风格电影里的不露痕迹
让特效回归到剧情!如何在写实风格电影里完成387个不露痕迹的特效
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
“无招”,并不是指杂乱无章或手足无措,“无招”的背后,恰恰是对全局判断的了然于胸,心中有招,出招必胜!
面对一部写实风格的电影,曹保平导演对《烈日灼心》中电脑特效的要求是真实、不夸张、为剧情推进服务,让观众回归到剧情本身中去。在2008年合作《李米的猜想》时,导演同样也是这样的要求!5年时间过去,“时光坐标”特效团队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和5年前不同的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团队经验的不断加深,特效团队可以提出从前期预视,中期的技术支持到后期光影、质感、透视、运动完整的解决方案。
当《烈日灼心》在上海电影节播映后,有观众评论这样描写:“没有电脑特效、没有火爆枪战、没有抵死搞笑,没有一惊一乍,《烈日灼心》不用华语商业片这些最常见的招徕观众的商业元素,单凭角色、悬念、惊险动作、电影感强烈的摄影和剪辑以及适量的噱头,就能让整部影片跌宕起伏、充满张力、引人入胜”!观众对于该片的评价集中在剧情上,恰恰证明了本片特效的“真实性”。不做作、不虚假、不留破绽、没有电脑制作的痕迹!而事实上《烈日灼心》在“雨夜追凶”、“高楼枪战”、“除夕焰火”、“闹市追车”、“水下开枪”等充满张力的剧情段落都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效,全片一共387个特效镜头,在观影时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电脑特效的存在,这无疑是对这部影片电脑特效的一种肯定。
在筹备阶段,特效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视觉化”,给主创团队最大限度的影像参考和提出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这个阶段是创意最大化的过程,也是主创之间磨合、探讨、争辩乃至争吵的过程。有趣的是,这次曹保平导演来了一次“大团圆”——摄影指导罗攀、美术指导娄磐、特效指导陈奕都是同期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友,相近的专业背景大大提高了沟通和创作的效率,特效团队完成了大量Previz预视,摄影指导提出画面构图和运动拍摄的意见,美术指导提出现场置景的方案。“铁三角”的支持为本片的最终效果的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reviz预视和最终影片效果对比)
在本片所有的特效镜头中,“高楼缉凶”既是全片的高潮段落,也是特效团队的最大难题。导演要求演员在两栋百米高楼之间的“空中走廊”完成追逐、枪战、跌落等高难度镜头。在拍摄之初,主创团队曾经考虑实景拍摄的想法,最终因为无法满足摄影机调度的要求和演员安全性等问题而放弃。通过Previz(镜头预视)多种方案的比对,最终采用了电脑特效结合实景搭建的方案。美术部门搭建了离地约6米高的“空中走廊”,其他部分完全由特效团队采用三维动画方案进行制作。
在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影像表现技巧叫做“镜像”,指的是通过镜面的反射来表现剧情或人物表演。在《烈日灼心》中“镜像”给创作团队带来了“大麻烦”!由于“高楼缉凶”场景中商务楼四面都是玻璃幕墙(相当于一面巨大的镜子),玻璃幕墙对周围环境的反射也不同,光线的变化和演员在玻璃上反射的身影更不同!为了达到导演对画面真实性要求,“时光坐标”特效团队扫描了十余平方公里的场地,在电脑中重建了一个同等大小虚拟的场景,提供给CG大楼做为反射的素材。
(商务楼及周边模型)
摄影指导罗攀确定采用Elite系列变形宽荧幕镜头拍摄本片,变形宽荧幕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摄影机CCD的靶面,保障画面的垂直分辨率。但由于画面的水平方向是被压缩的,在特效制作中需要进行2.66:1的画幅比“还原”。众所周知,变形镜头的水平画面压缩是由镜头的光学特性决定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越到画面边缘,镜头的畸变也越大。这意味着在特效制作中每个镜头进行矫正畸变后,必须采用3-5K不等的分辨率进行渲染,以适应不同景别镜头的制作需求。镜头畸变使原来垂直的大楼立面成了弧形,三维制作的大楼很难做到完全匹配,每个画面需要合成师逐格地将CG大楼进行弧度的匹配。
在最终的制作阶段,“时光坐标”特效团队分析每个镜头的光线、反射、透视、运动、色彩等变化,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恰恰是这一丝一毫的努力,一点一滴的进步,最终完成了这样一场“让观众全心投入到剧情中的虚假镜头”,该片的特效镜头也入选了“2015年度美国NAB The Foundry全球最佳特效作品集”。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归功为摄影、美术、特效部门的通力配合,前期的细致规划,后期大量的制作细节,保证这部电影真实的质感。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多年国内特效人追求的“全流程”合作的成功。使《烈日灼心》不仅在众多商业片中显得特立独行,也使本片的特效独树一帜!
原始画面和完成画面对比
顶啊 沉贴啦
心塞啊
没人回帖
颜霸亲自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