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造型手段---景别和拍摄角度

头像
Leo051-041
2015-06-30 14:28:25

电视是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形象来表现内容、传递信息和反映主题的,电视画面的表现元素是多种的,电视摄像的造型手段是丰富多彩的。视点,即是摄像机的拍摄位置、角度,也是观众被安排观看事物的位置,它决定着观众的眼睛朝那里看以及看什么。

摄像是以摄像机取代人眼对周围世界进行观察的一项活动,与人眼只能从一个观察点进行观看,且观察的只是事物的某一方面不同,摄像机不仅可以如实地记录出现在寻像器中图像,而且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本质特征的事物,还可以通过调焦,改变图象中各个影像的空间结构和物质关系,使远处的景物清晰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看到人眼看不到的东西。另外还可以从不同位置,甚至普通人不可能拥有的观察点来观察事物。这一切都来之于摄像机的视点。

 拍摄角度的选择不仅决定了画面造型和画面构图的组合关系,影响画面语言的叙事风格,是造型表现的重要元素;也反映了摄像师主观意图和创作风格,以及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画面取材能力。

一、电视画面景别

1.1景别定义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电视画面的景别从外形上讲,是指画面包容景物范围的大小,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从创作角度来讲,它是一种表现手段。  

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处理,既是电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摄像工作中重要环节和造型手段。从视觉原理分析, 不同景别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视觉效果。 实际摄像中,摄像师对景别的处理,应针对节目主题内容,不断去把握、设计、分析处理镜头画面,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画面语言叙事功能,充分发挥好电视景别作用。 

1.1.1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

设计、拍摄一个什么样电视画面,以什么样电视景别表现、叙事。是电视摄像中既要思考问题,又要顾及被摄环境,要从被摄环境、所表述内容出发安排画面好画面的景别。通常电视画面中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有三点: 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物距),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镜头视角(广角、标准、长焦)。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缩近则图像变大景别变小,距离拉远则图像缩小景别变大。另一方面,在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不变情况下,变换摄像机镜头焦距也可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通常是镜头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镜头焦距越短,画面景别越大。3、场景空间变化 :被摄体画面纵向空间位置(场景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决定景别有变化。如:一个有着较大开阔度、广度和深度的空间,需用远景表述;反之:一个较小的空间场景,只能用近景系列表达。

1.1.2小结:

不同景别可在同一角度、同一焦距下以与被摄体的不同距离拍得,也可以用同一角度、同一距离上的不同焦距的镜头(或变焦距镜头)来拍摄而成。景别不同,表现内容和功用均不相同。事实上,景别的大小决定于导演究竟要给观众看什么,通过景别的变化实现对观众视线的牵引、注意力的转移和情感的变化。

1.1.3电视景别分类:

常见景别(从大到小分)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电影理论也有分得更细的,大致分: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十种。通常划分景别只是具体拍摄时,对所拍摄的物体载取一种综合表现,实际上划分是相对,并无绝对。

通常有两种依据分类方法:
一种是具体景物 :以被拍摄景物在画面中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

一种是以人为标准 :以成年人身体为尺度标准,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目前,多数人倾向于用成年人身高为尺度标准衡量画面景别的划分方法。各种景别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功能,人们在实际创作生活中,对于不同景别,不同艺术表现功能的认识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他们分别意味着画面中景物的范围和主体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摄像人员可以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目的和不同需要来选择画面的取舍与范围,排除一切多余、次要、繁冗的部分,而保留那些本质的,重要的、能够引起观众充分注意的画面内容。景别的选择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视野、气质和韵律、节奏。

景别的作用 :

景别是电视画面创作中,重要的造型手段和制约观众视线有效手段。

( 1)景别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满足观众不同视距、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一种外在形态语言形式) 
观众在看电视时,与屏幕距离是相对稳定不变,电视中景别的变化,使电视画面形象时而呈现全貌,时而呈现细部,满足观众视觉感知分析,清楚地建立对呈现物印象。

( 2)景别变化可以实现造型意图,使画面表现内容目的性、指向性很强。因为景别规范和限制了观众视线范围,决定观众视觉接受信息,引导观众去注意和观看事物不同则面,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层次、重点和顺序。

( 3)景别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景别体现不同画面造型目的,带来视觉不同节奏变化,从而赋予了观众时空调度不同。显然,体育新闻报道,需快节奏、介绍某一英雄人物需慢节奏,抒缓节拍。 

( 4)两极景别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
两极景别带来的特殊画面形式,给予观众审美感觉产生的激发情绪,调动了观众审美过程中的情感活动,使观众由此发出极为丰富、细腻的联想,使画面最终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画面内所呈现的景物或物体,而且包孕着观众内心世界中与画面形象相联系的所有的认识和情感。

总之,一个电视节目的景别运用是否得当有效,是检验摄像师创作思路是否清晰,表现的意图是否明确,它是检验摄像师重要标尺之一。    

1.2远景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视野深广、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和开阔的场景。远景画面还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大远景适于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象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大远景的画面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和有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通常简单、清晰。远景则一般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远景画面特点是开朗、舒展,一些宏大形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

1.2.1远景画面作用:

[1]画面视野的开阔,能全方位地展示自然景观。
远景画面中有较大信息容量,众多的景物,画面多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

[2]画面场面壮观,能对事件和景物表述有一种量的冲击和震撼。“量” :事物数目的量和空间范围上的量两个概念。远景画面能对事件和景物表述有一种量的冲击和震撼。能提供一种广阔的视觉空间,以浩大、壮观的视觉感染观众。
[3]常被运用在电视片段落的开头、结尾。
远景在电视片段落开头,一般可以开门见山,用于交待环境、情节氛围,空间展示,给观众以地域气势和环境气势开场,引导观众进入表现主题环境的氛围之中。在电视片段落结尾,则重于发挥情节的余韵,使观众对前面的人或事有一个思索回味的时间和空间,观众在审美心理上易产生退出感,自然流畅。
[4]远景画面具有渲染环境气氛能力,具有特殊的抒情作用。
如右图所示画面,画面中自然景色,渲染了特殊地域环境,强烈的情绪色彩,使观众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1.2.1远景的拍摄

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因此,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现在,航空摄像已经能获得相当清晰、完美的画面,使远景更为壮观。

[1]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划、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注意表现环境全貌和空间具体关系,画面留有足够时间。

[2]注意场景中规模、范围和细节表现。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但是,由于电视屏幕较小,远景的表现力在屏幕上有所损失。这就要求摄像者处理远景画面时删繁就简,目的性要强。

 [3]注意处理好画面中地平线位置。
[4]注意镜头运动速度,一般放慢、要平稳、均匀。
[5] 拍摄远景时,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注意调动光圈,多选逆光、侧逆光来形成丰富的影调层次,显示空气的透视效果,且注意选择前景并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避免画面的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1.3 全景

   全景 ──表现被摄人物全貌或某一场景全貌。
全景画面是一种最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能将被摄体全貌表达清楚,特别是纪实新闻拍摄中,最能直接表现其外观整体形象。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内容中心、结构主体。重视特定的环境中某一具体对象全貌等。所表现的被摄体、场景全貌,充当了介绍、记录等角色。
    1)画面特点:注重画框内主体的整体结构和表现意义;与远景相比,全景要有主体中心或结构中心;重视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如:一棵树、一个球场、一个广场等,都是特定场景。全景是电视画面构图中集纳造型元素最多的一种景别。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是不可缺少的镜头,大多数节目的开端、结尾部分都用全景或远景。远景、全景又称交代镜头。

1.3.1全景的作用:

[1]能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
表现某一物体的完整形象,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和场景有一个完整的观照和印象。在纪实性片子中,全景画面无间隔地直接再现被摄体和场景全貌特点,使其充当了介绍、记录、表现的重要角色,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如:天安门、悉尼歌剧院、人民大会堂、一只茶杯等,都需用全景表述。
[2]能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人是电视艺术表现的中心,人的形体动作是决定人物性格、情绪和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重要因素。也可通过特定环境、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如图:表现足球运动,通过全景表述相互间关系,表现运动员矫健奔放形体较为清晰。
[3]能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人的形体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具有语言和文字所难以描述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意义,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传播符号。例如:杂技表演,舞蹈表演等,都是一种形体动作的无声语言,传达出信息符号

[4]能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
全景画面同时提供了两个重要形象,一个主体、一个是背景、一个是人物、一个是环境,两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主体与环境同等重要,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A环境对人物身份具有某种规范和说明作用
如;穿白大褂的女子,若处在没有特点的环境中,又没有语言和文字说明,对她身份的解释可能是多样的,可能是药剂师、是医护人员、计算机软件人员、生物工程实验师或者是保育员、食品生产线工人等等,只有她所处的环境特殊时,其身份才能被确定。
B环境对人物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活动具有映衬、烘托和外在化表现的作用。如:一对青年在桃花盛开的树林中跳跃奔跑,其心情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地表现。
[5]能在一组蒙太奇镜头组接中,全景画面具有某种定位作用。
     全景画面能使观众对某一场景的全貌产生一个总体印象。这种总体印象不是由若干个局部中景、近景所拼接起来的,不需要经过想象来形成,而是被观众视觉所直接感知的。如:表现人民大会堂,只有站立在高处拍摄会堂全景,观众才能了解会场的全貌。如果用若干个小景别表现出会堂的全貌,虽能形成“完整的印象”但不直观。

1.3.2全景的拍摄

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一般来说,全景画面是集纳构图造型元素最多的景别,因此拍摄时应注意各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以防喧宾夺主。

全景往往是一个场面中的总角度,制约着该场面镜头切换中的光线、影调、人物运动及位置。拍摄全景时,不仅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还应着重于环境的渲染和烘托、表现出被摄体的一般性质及其空间位置,表现出周围环境与被摄主体的相互关系。

“缺边少沿”是指拍摄中景和全景时,主体应该保留的轮廊线被挤出画面之外。有的会场全景,会标两头各挤出一两个字;有的人物不是缺一只耳朵就是没有额头;有的建筑物本来是按全景景别取景,却是“缺边少沿”,全景不全。

拍摄全景时,摄像人员应善于选择适当的前景来帮衬内容表达并加强纵深感,选择与主体不同色调的背景来衬托主体、突出主体;此外,该场景其他小景别画面的色调和影调应以全景画面为基础,并注意所有画面总体光效的一致和轴线关系的一致。

1.4 中景

中景是人们互相交流时正常视距的景别。所谓正常视距,也就是正常的观察,既不是极目远眺,也不是凝神细看。中景表现的内容是人的膝盖以上的大半身,或是景物较大的局部着重于表现人物上身的动作和多人之间的交流,展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表现环境的作用降到次要的地位。以人物活动为主的蒙太奇段落,都较多地使用中景,特别是采用移动摄像的手法,跟移拍摄行进中的人物对话,采用中景画面,可以清楚地表现人物的表情、手势,又可以避免人物的手臂出画。有的人打比方说,用一组中景画面来表现人物的活动,好像是一个人以平静的心态娓娓道来,叙述一段故事,因此,一般也把中景画面称为叙事性画面。这种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景的叙事功能,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中景抒情性较差的局限性——表现人物紧张、激动、忧郁、苦闷、哀怨、惆怅等情感,中景则不如近景和特写。

1.4.1中景的作用:

 [1]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手臂的活动范围。手及手臂是人体交代情感,表达意思较为活跃和多变的部位,人们传递信息常以手势互助。哑语完全依靠手势和表情。对于人的手臂活动,用全景则过大,用近景则太小,而用中景既表现的清晰又最佳。如:中央电视台中午 11·50新闻《哑语新闻》,人物手势动作,传达出一种情感。

[2]表现物体内部最富有表现力的结构线。 中景已不再以表现被摄主体外沿轮廓为己任,外沿结构的线条因素大大下降。而重点加强其内部结构为表现因素。例如:蓝球运动员,场上竞技动作表现清晰。 中景画面消弱了物体外沿轮廓线的表现因素,加强和突出了物体内部结构线条的表现因素。

[3]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在有情节的场景中,中景画面可以使观众看清楚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情绪的交流,看清交流双方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例如:电视中,对话、谈话类节目表现人物情绪、 身份、 相互关系,空间位置,中景交待得非常清楚。成为一种叙述性描写。

1.4.2中景的拍摄: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为表现主体。比如:主持人的面部表情。

在拍摄中景画面时,必须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富于变化。特别是当所表现的人物上半身或人物之间情绪的交流、联系处于运动状态中时,这种情节中心点的不断转换要求画面构图随其变化而变化,要始终将情节的中心点处理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位置。这就对拍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中景画面所表现的基本空间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且还必须能够随时审视被摄人物的动作变化和情节中心点的变化,把握这些无形的线条所组成的结构关系。

当中景画面的拍摄对象是物体时,就需要摄像人员把握住物体内部最富有表现力的结构线,如何用画面表现出一个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对摄像者来说就不仅是一个电视画面构图的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问题。

1.5 近景

近景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情绪交流也多用近景。这种景别适应于电视屏幕小的特点,在电视摄像中用得较多,因此有人说电视是近景和特写的艺术。近景产生的接近感,往往给观众以较深刻的印象。

.5.1近景的作用:

近景画面的功用:
[1]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人物处于近景,眼睛是最重要形象元素。人物面部肌肉的颤动,目光的移动,眉毛的挑动。“喜、怒、哀、乐”各种神情都一览无余地被表现,内心波动所反映到面部的微妙变化显而易见。特别是对人眼作为“心灵的窗口”,近景画面是重视刻画的地方。近景带来视距的缩小与逼近,使观众与被摄人物间的心理距离也缩小了。如:面部的肌肉颤动、目光的流动、眉毛的抖动等,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成功的近景会给观众以震撼,一个失败的近景会使观众产生反感。例如,手术中,不必用近景或特写某一局部,观众有时不愿意去观看。

[2]近景画面能拉近被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近景人物画面的大小,在电视屏幕上与真实环境中人物的形象的大小相近,就好象与朋友间交谈,从而缩小了观众心理上的距离感。如:新闻播音员多以近景画面出现,这样观众心理上感到亲切、可信,直接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现场感。

[3]近景充分利用画面空间近距离和画面范围指向性,表现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一个物体其整体作为一个独立物存在,具有它完整的意义和价值。但其内部及各部分的意义并不是平衡,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能在近景中看清局部得到视觉的满足。

1.5.2近景的拍摄

拍摄近景画面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保证近景画面的细部质量。
由于近景画面清楚,人物表情、动作、神态和手势等,都需适当保留空间,对聚焦要求严格,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的细腻质感。“近取其神”、“近取其质”都说明了近景表现的特点。用近景拍摄物体时要运用好光线,表现好物体的纹理、质地。
2、展现人物面部的细微变化,直接影响人物的塑造,拍摄中应避开分散注意力的背景,注意被摄对象的“出戏”现象,适当多拍或者采用交流、停机的方式。人物近景,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眼睛成了画面的中心部分,所以近景人物要处理好眼神光,以眼传神。

3、由于近景人物面部看的十分清楚,人物面部缺陷在近景中得到突出表现,在造型上要求细致,无论是化装、服装、道具都要十分逼真和生活化,不能看出破绽。近景中的环境退于次要地位,画面构图应力求简单,色调统一,避免背景喧宾夺主,特别要注意避开背景红那些明亮夺目分散观众注意力的物体,让主体人物始终处于画面结构的主导位置。避免杂乱的背景夺视线,因此常用长焦镜头拍摄,利用景深小的特点虚化背景。人物近景画面用人物局部背影或道具做前景可增加画面的深度、层次和线条结构。近景人物一般只有一人做画面主体,其他人物往往做为陪体或前景处理。

1.6 特写

    特写画面是利用长焦距或近距离短焦距拍摄面成。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特写亦称之为特别写照(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细节刻画)。

   特写镜头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特写镜头能细微地表现人物画部表情。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演员通过面部把内心活动传给观众,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在故事片、电视剧中,道具的特写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戏剧因素。 特写是将被摄体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本身就有一种强调和突出的意味。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其本质内容,准确地叙述事情,达到直接影响观众心理。特写画面内容单一,细节突出,达到透视事物深层次的内涵。例如:一个人物面部特写,可从人面部眉毛、神情、视线及动作中体现出凝重神态,刚毅的性格丰富的情感等。特写放大了细部是给观众一种生活中不常见到的视觉感受,对观众有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例如:一只手特写,拟乎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权力;一只眼睛,一双脚。可造成一种悬念,吸引观众。

1.6.1特写的作用:

特写画面的表现功用:归纳有两点: 选择与放大

所谓选择就是将人和物从周围环境中强调出来,从“整体中抽出细节”;所谓放大,就是让观众逼近画面对象,窥查细微表情传达的心灵信息,或是细部特征。(人物细微表情、人物形体、动作细节等) 

相当于观众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或物体细部的景别,表现的内容是人物或物体的某一局部细节,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在各种景别中,特写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个特写镜头在一个蒙太奇段落中,大都代表这一组镜头的高潮,它使这组画面的表现力达到了顶点。[1]特写使画面内的形象单一、鲜明、视觉效果醒目。
特写是通过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突现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内容形象的认识,引起观众对画面形象的注意力。例如:人的面部表情:笑、哭、人的面部特写。更确切说,能揭开人物更深层次、更富有情感的部分。特写是表现质地的景别。

[2]描写、突出事物的细部特征,达到透视事物深层,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由于细节的描写是电视节目表现生活,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突出显现细部特征,达到透视事物深层次,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如:世界爱好和平人反对战争。
1999年5月,北约野蛮轰炸我国驻南使馆,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不幸遇难,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中,画面表现首先是对两位死者生前所住卧室的断墙残垣进行了全景式表达,镜头逐渐移到墙壁上贴着尚依稀可辩的红色“喜”字推成特写画面。这一画面不仅告诉了观众,这两位烈士是刚刚新婚不久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如此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却无端地被北约炮火炸死,永远离开了人世。它增强了观众的悲愤情绪,更加深了观众对北约暴行的痛恨。

[3]特写是人物面部的直接表现,揭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
特写手段能揭示人的最隐秘最短促的心灵表现。  如:一名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面部表情若无其事,百般狡辩。摄像机将镜头推到其手部特写,记录下他拿着香烟手地颤抖,揭示出他内心的恐惧。这就揭示其复杂心灵。画面的放大造成一种视觉的冲击力,造成画内形象向画外的延伸,触目惊心,引发观众联想和思索。

[4]特写画面能准确表现物体质感、形体和颜色。
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特写注重“质”的表现。如:花有红、绿、黄之分,人的皮肤,老人与孩子;男人与女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他们间皮肤病质感是不相同的,年龄、职业,性别一眼就能观察出来。特写画面在准确地表现被摄体的质感、形体、颜色等方面也很重要。特写画面更讲究物体“质”的表现,特写画面表现景物时,可把近距离才能看清楚的极微小的世界放大呈现出来;表现物体时,可将其全部细节展现与观众面前,让人不得不仔细去看。而表现好物体的质感,可以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加强画面的感染力。
 [5]特写画面常用于电视编辑中转场,形成节目的节奏。特定画面从生理上给人一种近距离感,从而调节人的视觉节奏感,增强了影片节奏,给人一种抒情与情绪交流效果。由于特写分割了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常被用作转场镜头。利用特写画面空间表现不确定和空间方位不明确的特点,在场景转换时,将镜头画幅由特写打开至新场景,观众不会觉得突然和跳跃。

1.6.2特写的拍摄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独具慧眼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的窗户。近摄镜、长焦镜和显微摄像使特写越来越精微,使观众观察微像世界的奥秘变得越来越容易。

有时为了拍摄人们无法接近的物体可将镜头推成特写,用长焦镜头去有效地压缩物体与镜头间的纵深距离,虽然这样会产生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削弱、肩扛不易稳定和色彩还原不饱和等现象,但它不失为在此情况下缩短被摄物与镜头距离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是人物采访和特写画面中实现虚实对比的有力手段,它既可以使主体有效地从虚化的背景中抠出来,也可以实现虚化前景,凸现主体的目的。当然,假如被摄体可以接近,我们最好还是将镜头拉成广角,用广角镜头*近被摄体拍摄,倘若同时要拍摄向前缩短视距的移动镜头,用此种广角镜头肯定效果最好。因为广角镜头具有肩扛时画面容易稳定、清晰,色彩还原好,对横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弱,对纵向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的特点。但同时也应注意它对近距离人物易产生夸张变形的效果。

拍摄和运用特写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构图一定要饱满。尽可能剔除一切多余的形象,对形象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空。
[2]注意准确控制曝光量 。对过暗或过亮的物体不能依赖摄像机的自动光圈系统,而应用手动光圈将嚗光量调到合适位置。过度或不足都会直接影响着画面的细腻质感的表现和饱和度,失去艺术性。在一些景物空间复杂的场面,不要孤立地使用特写镜头,避免表现空间的不明确性,而产生空间混乱现象。失去质感的特写是没有艺术力量的特写。

[3]对焦准确,将焦点定在人物的眼睛上。

[4]特写使用不要“过滥”。 此外,当面对一些空间复杂的景物或场面时,也不宜孤立地使用特写镜头,应避免由于特写表现空间的不明确性使观众对物体所处环境茫然不知,出现空间的混乱感。特写镜头不利于表现完整空间和整体形象,要与其他镜头配合使用,否则会造成空间混乱与物体形象不确定。过频与长时间会降低特写形象的视觉和心理关注程度。尤其是脸部大特写(只含五官)应该慎用。电视新闻摄像没有刻划人物的任务,一般不用人物的大特写。在电视新闻中有的摄像经常从脸部特写拉出,或者是从一枚奖章、一朵鲜花、一盏灯具拉出,用得精可起强调作用,用的太多也会导致观众的视觉错乱。如果形成一个“套子”就更不高明了

电视摄像师是否优秀,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捕捉到生动而形象的细节镜头。电视的画面好拍,细节难找。因为捕捉精彩细节的能手,往往有着长年的文化积累和艺术体验,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电视从业人员最缺少的。

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是实现画面造型、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景别的选取是否恰当,体现了创作思路是否清晰、表现意图是否明确的重要尺度与标志。下面我们对各类景别和几个概念

 

二.景别镜头的拍摄

确定画面的景别要有一个整体观念。正像法国电影理论家享利•阿杰尔说的,景别的不同表现构成对“现实的真正的交响乐式的安排”。景别的选择和组接,既取决于要表现的内容及作品的风格,又取决于导演的独特的艺术处理。《秋菊打官司》为追求一种纪实风格,全片只用了一个特写镜头,似乎和景别的功能不太附合,但却表现了很强的纪实风格。一般来讲,中景镜头多起描写作用,叙事作用,交流作用。而特写和远景则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有着特殊的表现力。例如俯摄的大远景,人物往往被“物化”,显得非常渺小,这样的远景既能表现孤独、迷茫的消极情绪,又能表现豪迈自由的积极情绪。因为不同景别的表现功能带有不确定性,必须结合具体情节才能确定。特写镜头长于通过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来刻划人物内心活动。包括眼睛的闷动、睫毛的颤抖,面部肌肉的颤动等等。(2)确定镜头画面的景别,是主创人员的创作过程,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从形式出发追求离奇效果。必须结合画面要表现的内容,结合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规律准确地选用。景别的运用是衡量一个摄像师、导演创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3)景别的组接最早人们安排画面组接,多以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为根据。 。 (4)一般情况下,不能把既不改变景别又不改变角度的同一对象的画面(三同镜头)组接在一起,不然会产生视觉跳动。如果作为一种特殊手段硬要把同一景列,同一角度,同一对象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属于特殊技巧,但要用的确切。(5)长度的把握远景容量大,景物多,长度一般不少于5秒。特写要短些。(6)注意事项电视屏幕较小,而且受观赏时间的限制,画面要注意简练,不能试图在一个画面里把景物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来。远景要抓住主要的线条,影调和色调,近景特写构图要饱满,注意质感表现。拍摄人物特写为避免变形一般用中长焦镜头拍摄,但焦距太长的镜头会影响图像质量。运用广角镜头近摄人物特写则会使人物面部透视变形(近大远小),丑化人物形象。这点对初学者应十分注意。

景别与节奏:景别对于节奏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不同景别的组接关系来实现的。不同景别的镜头在电视作品中一般占有长短不同的时间,一般来说,远景镜头6-8秒,全、中景镜头4-5秒,近景、特写镜头2-3秒,若是远视距景别镜头进行组接的话,形成的蒙太奇段落的外部节奏较为缓慢,若是近视距景别的镜头进行组接,则外部节奏较为活泼明快。不同景别的画面内部节奏也有所不同,远视距景别镜头相对于近视距景别镜头而言,画面的内部节奏较为缓慢。

景别与句型:句型是电视镜头组接的基本形式结构。一般分为前进式、后退式、环形式和跳跃式,这四种句型结构的划分主要是依照镜头景别的组织方式。当镜头是从远视距景别逐渐向近视距景别过度则为前进式句型,前进式句型符合人们的一般观察习惯,从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入,画面的节奏也在逐渐加快;反之,镜头从近视距景别逐渐向远视距景别过度则为后退式,后退式句型结构现展现局部,在逐渐呈现整体情况,显得突兀而有悬念,容易给观众造成一种紧张的感觉。环形式句型则是前进式和后退式句型的结合,镜头之间组接流畅自然;跳跃式句型指的是镜头在远视距景别和近视距景别之间突然过渡,这种过渡一般都是远景或全景和特写镜头之间,节奏紧张,视觉跳跃感大。

景别与风格:五个不同的景别由于呈现的物体形象的差异,所以在风格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远景和特写镜头(人们一般称之为两极镜头)抒情性强,因为在这两种景别的镜头中没有具体的情节,这两种镜头的出现也不是为了叙事的需要,“远景取其势,近景取其神”,而全、中、近三种镜头一般叙事性强,这些镜头主要用来交待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活动或者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活动,所以一般也称为叙述性镜头。这样,在一部电视作品中,若是全、中、近景别的镜头较多,则偏重于再现,风格上写实性强;若是两极镜头多一些,则偏重于表现,风格上写意性突出。

 

中景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盖部位,因为卡在关节部位是摄像构图中所忌讳的。比如脖子、腰关节、腿关节、脚关节等。 譬如,中景画面为叙事性的景别。因此中景在影视作品中占的比重较大。处理中景画面要注意避免直线条式的死板构图、拍摄角度、演员调度,姿势要讲究,避免构图单一死板。人物中景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能卡在腿关节部位,但没有死框框,可根据内容、构图灵活掌握

二、拍摄角度(高度、方向)

电视摄像就是对所面对的事物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对角度的选择,将最终决定了电视画面的构成,决定对被摄体现场画面的处理、造型效果,也反映出摄像人员的艺术鉴赏水平与画面取材能力。 
 我们前面讲完了距离(景别),下面我们来学习方位与高度 。 “拍摄角度”包括垂直平面角度(拍摄高度)和水平平面角度(拍摄方向)

 

一、角度的意义
拍摄角度又称摄像角度、画面角度、镜头角度。拍摄角度指摄像机和对象之间形成的方向关系、高度关系和远近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称做几何角度。除此之外,角度还有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观角度之分,这是从心理上区分的。也叫做心理角度。

按高度关系分为平角度、稍俯、稍仰、大俯、大仰等几种,其中平角度和稍俯稍仰是常用角度。大俯大仰则属于两个特殊角度。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这样写道:“方位和角度足以改变影片中画面的性质:振奋人心或富于魅力,或冷漠无情或充满幻想与浪漫主义色彩。角度和方位的处理对导演、摄影师的意义,犹如风格对于小说家,因为这正是创造性的艺术家最直接地反映他的个性的地方。”(《电影美学》26页)
选择确定拍摄角度,是摄像师在拍摄现场必须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角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对画面主体的表现。(1)角度决定画面构图,角度变构图变,角度新构图新。(2)角度直接影响人物造型效果,角度的变化影响画面的光线效果和感情色彩。(3)角度不仅是有力的造型元素,它还是摄像造型的表情元素。拍摄角度用的恰当可以产生褒贬含义。

2.1拍摄高度

  摄像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这种高度的相对变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当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高度持平时,称为平角或平摄;当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称为俯角或俯摄;当镜头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时,称为仰角或仰摄。这三种拍摄高度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效果和感情色彩。

2.1.1平角(平摄)

平角拍摄时由于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其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平角拍摄的不偏不倚,使得画面结构稳固、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是新闻摄像通常选用的拍摄高度。

1、平摄角度
平摄角度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对人物来讲摄像机高度位于肩部称为平摄角度,简称平角度。平角度具有 以下造型特点:
①由于机位处于人眼高度,画面具有平视平稳效果,是一种纪实角度。
②垂直形态的对象能得到正常再现,水平线条则容易重叠。
③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用中焦镜头)
④适合拍摄图案、照片。
⑤平摄,前后景物容易重叠而看不出前后景及背景的景次关系,故不利于空间层次、空间深度的表现。平角度适合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不变形。如果追求构图平稳,不要大的透视关系,用平角度拍摄最为合适。

2.1.2俯角(俯摄)

  俯角拍摄是一种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俯视效果。这时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视平线。

  俯角拍摄使画面中地平线上升至画面上端或从上端出画,使地平面上的景物平展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一般来说,俯角拍摄具有如实交待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往往严谨、实在。 

  由于俯摄人物时对象显得萎缩、低矮,画面往往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此时画面形象仿佛受到压抑,其视觉重量感较正常为小。2、俯角度(俯摄)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
(1)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关键是表现其多面关系。平面拍摄可以表现物体的正面侧面二个面,俯角拍摄可以表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
(2)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俯角度离镜头近的景物降底,远处景物升高,从而展视了视野,增加了空间深度。比如列队行前进、车队的奔驰、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纵横线条的场景,大多采用俯角拍摄,其目的在于表现多景次的地面景物。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 
(3)俯角可以渲染情绪。造成压抑的气氛。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能使地面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 种情绪上的压迫感。
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也可以丑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标准镜头,稍俯的角度,可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 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5)俯角度(俯摄)经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摄战斗场面第一个镜头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摄远景画面,用来确定敌我双方地理位置及双方的运动方向。
3. 画面特点 :
① 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展示空间。
如:列队行前进、车队的奔驰、草原的羊群、大型团体操、阅兵式、蜿蜒曲折盘山公路以及展示纵横线条的场景,大多采用俯角拍摄,其目的在于表现多景次的地面景物。如我们拍摄介绍学校的电视片,大多数是利用俯摄全景、远景镜头,来介绍学校整体环境,给人先有一个整体学校概貌,以此造成一种宏观场面、一种气势、规模。
② 拓展观众开阔视野,扩充了画面信息量。
俯摄对地平面景物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活动场面表达清晰。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平面拍摄可以表现物体的正面侧面二个面,俯角拍摄可以表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如电视专题片《大阅兵》中,它采用了好多大的俯角镜头,来表现阅兵仪式的严肃、规范、庄严和使命感。同时,也对外表现了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是一个神通的、不可随意侵犯国家。

③ 不宜表现人物神情和人物间细致情感交流, 
俯角可以渲染情绪。造成压抑的气氛。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 ,能使地面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 种情绪上的压迫感。
   ④ 拍摄人物,可美化面部特征,也可丑化人物的形象。 如果标准镜头,稍俯的角度,可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

⑤造成空间深度感与透视感:俯角度结合广角镜头拍摄能造成空间深度感与透视感, 使纵向线条得以充分展示 , 给人以深远辽阔的视觉感受。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画面角度的处理,在对表现陈家大院,总是用一种大俯角拍摄,这是一种框架格式和一种封闭处理,是一个特定贯穿场景,在景别处理上主要采用了全景、远景,摄像高度上刻意采用了大俯角拍摄方式,来强调院落的封闭布局,强调环境的空间概念,极具风格效果和象征意义。而对人物处理,则是用仰角拍摄,使画面背景对人物产生一种压抑与封闭感。这种拍摄角度处理,无非强化了影片叙事风格和造型风格。 

2.1.3仰角(仰摄)

  仰角拍摄,是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向上进行的拍摄。仰角拍摄由于镜头低于对象,产生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仰角拍摄使地平线处于画面下端,或从下端出画,常出现以天空,或某种特定物体为背景的画面,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仰角拍摄使画面前景突显,背景相对压缩,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会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

  仰角度拍摄跳跃、腾空等动作时,能够夸张跳跃高度和腾空动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用仰角拍摄跳高运动员腾跃过杆的动作,给观众的画面感受要比生活中的实际感受强烈得多。

仰摄画面中形象主体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视觉重量感比正常平视要大。因此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常被用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气概和情绪。仰角度(仰摄)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
摄像机高度处于人眼以下位置或低于被摄对象的位置进行拍摄称为仰摄,仰摄的镜头称为仰视镜头。
(1)仰摄前景升高、后景降低,有时后景被前景所遮挡看不到后景。如果前景是主体, 
仰角有实出主体形象的作用。在外景用仰角拍摄以天空做背景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2)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3)由于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赞颂、敬仰英雄人物;
但是俯摄、仰摄的贬褒含义的感情色彩不是绝对的,在运用时不能做另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文革时期在电影界流传的“敌俯我仰”的固定模式是完全错误的。(如下组图) 
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内窝》表现英雄人物的牺牲,就是利用大俯角度来表现的,在赞颂英雄之死的同时,表现了人民对英雄的悼念。 
(4)仰摄拍摄人物既能夸张人物形体及面部特征,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比如身材矮小的可以显得高些,消瘦的脸可以显得胖一些;对于脸颊(腮帮子)宽的脸型,如采用仰角会使两颊更宽大,从而夸大面部缺陷,所以脸颊较宽的人物不宜采用仰角度。(如图1-5) 
(5)用仰角拍摄跳跃的腾空的动作,能夸张跳跃的高度(如图1-6) 
(6)仰角拍摄时,摄像机的光轴和水平线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镜头到人物头部(或其它物体顶部)和脚部的距离,产生远近不等的差别,影像将产生明显的透视现象,近而产生人眼不常见的变形效果。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上跳水台就是用大仰角度相摄的异常的影像形态。深刻地展示了当时马小军内心情绪
大俯大仰角度表现的是人眼不常见的视点,其影像往往是变形的,故称大俯、大仰角度为两个特殊角度。稍俯、稍仰角度则是常用角度。大俯、大仰角度如果和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结合起来,变形效果将更加明显。
画面特点:
① 突出主体,净化背景。
仰摄前景升高、后景降低,有时后景被前景所遮挡看不到后景。如果前景是主体, 仰角有实出主体形象的作用。在外景用仰角拍摄以天空做背景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② 一种常用的叙事风格 , 表现权威性视觉重量感要比平时大。画面视觉效果无非产生一种敬仰、突出、敬畏、醒目感。表现出赞颂、强调及重要。如:皇宫、城楼等。
③ 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高大挺拔、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常带有褒意,赞颂、敬仰英雄人物。如高大楼房、山水等景。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我们拍摄高大建筑物时,常用抑角拍摄,以强调其高度、气势和雄伟如:运动场上常用抑摄拍摄跳跃、腾空动作,来夸张跳跃高度、腾空动作,给予人一种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香港的武打剧中出现得最多。  

拍人物既能夸张人物形体及面部特征,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 比如身材矮小的可以显得高些,消瘦的脸可以显得胖一些;对于脸颊 (腮帮子)宽的脸型,如采用仰角会使两颊更宽大,从而夸大面部缺陷,所以脸颊较宽的人物不宜采用仰角度。
   ⑤画面透视效果好。
仰角拍摄时,摄像机的光轴和水平线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镜头到人物头部 (或其它物体顶部)和脚部的距离,产生远近不等的差别,影像将产生明显的透视现象,近而产生人眼不常见的变形效果。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上跳水台就是用大仰角度相摄的异常的影像形态。深刻地展示了当时马小军内心情绪。 

 实践表明:平视具有纪实和叙述的功能。仰拍和俯拍含有较浓的变形和写意色彩。平拍,有一种强调上下对称,平淡纪实的特点。仰拍能将向上伸展的景物在画面上下展开,有利于强调对象的高度。仰拍人物容易显示出一种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还包含着对人物的仰慕之情。但要注意的是:用短焦距镜头近距离仰拍,人物容易变形。俯拍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用俯拍角度拍摄,具有如实交待地理位置、物体数量和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常常饱满、严谨实在,较之仰拍来说,俯拍重在写实,仰拍重在写意。俯拍不宜于表现人物的神情与人物之间细致的感情交流,在拍摄近景人物或以人物感情交流为主的中、近景画面时,不应随便使用俯角度拍摄。

2.2拍摄方向

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摄像方向发生变化,电视画面中的形象特征和意境等也会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

2.2.1正面方向拍摄

正面方向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静穆的气氛。正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但如果主体在画框内占得面积过大,那么与画框的水平边框平行的横线条就容易封锁观众视线,无法向纵深方向透视,常会显得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 

画面特点是庄重稳定、有利于表现被摄体的横向线条。
我们常用正面拍摄来表现建筑物,充分突出其对称结构特点、风格,给人一种庄重稳定感受。 
正面拍摄也是一种场景中最能反映造型效果的主要角度,是拍摄电视主持人常用角度,画面中主持人时刻感受到在给观众产生面对面的交流,易使观众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还有在表现皇帝权力威严、宗教的神圣(教堂举行婚礼)、两军对峙等场中。
有时利用正面拍摄来表现迎面运动物体(人或车),使其形象得到充分展示或交待一种横向线条关系。如:阅兵式采用好多这样正面表现人物完整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

正面拍摄能全面揭示被摄体正面外部特征 , 其画面结构形式容易显示出均衡、稳定、庄重、隆重、肃穆的气氛 , 表现对称结构 , 强化对称美;正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横向线条。

正面拍摄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 正面拍摄人物时 , 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 , 当采用平角度和较近距离拍摄时 , 能形成较好的画面中人物与观众的面对面的交流 , 从而缩短观众与画面的心理距离 , 使观众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参与感。 

正面拍摄的缺点:

1)如果主体在画框中占据的面积较大,那么画框的水平边框的横线条就容易封锁观众视线,无法向纵深透视,从而显得缺乏立体感与空间感;

2)如果布局不合理,被摄对象平均地出现在画面上,就会显得无主次之分,画面缺少变化,呆板而无生气。正面构图的画面中多出现平行线条 , 使画面缺乏明确的方向性 , 表现景物透视感差 , 立体效果不明显。

3)动体的运动空间被压缩 , 画面静态有余而动态不足 , 不利于表现运动和动感。 

2.2.2侧面方向拍摄

  侧面方向分为正侧方向与斜侧方向两种情况。

  正侧面方向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在与被摄主体正面方向成90°角的位置上进行拍摄,即通常所说的正左方和正右方。正侧面方向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线条。通常人物和其他运动物体在运动中,侧面线条变化最为丰富和多样,最能反映其运动特点。 
正侧面方向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时,如若想在画面上显示双方的神情,彼此的位置,正侧角度常常能够照顾周全,不致顾此失彼。如在拍摄会谈、会见等双方有对话交流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这个角度,多方兼顾,平等对待。

  正侧面角度的不足,同样是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斜侧面方向是指摄像机在被摄对象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一个水平方向进行的拍摄,那通常是我们所说的右前方、左前方及右后方、左后方,统称为斜侧方向拍摄。虽然这些方向的斜侧程度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特点。

  斜侧面方向能使被摄体本身的横线,在画面上变为与边框相交的斜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使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斜侧方向既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又有利于调度和取景,因此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  正面方向拍摄人物时,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如用平角度和近景景别,有利于画面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 和亲切感。一般来说,各类节目的主持 人,或被采访对象在屏幕上出现时都采用这个拍摄角度。  摄像者在新闻纪实性节目的画面记录过程中常常需要肩扛摄像机拍摄,这时画面的视点代表记者的视点,即为平角拍摄。当平角拍摄与移动摄像结合运用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过肩镜头

正侧面和斜侧面 :正侧面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成 90度角位置上进行拍摄,通常是指正左方或正右方。斜侧面指摄像机与被摄体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水平角度拍摄。可以是前方、后方。
    正侧面常用于表现被摄体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线条。如:体育比赛时,常会看到运动员跑步正侧镜头。电视、电影中常用正侧表现汽车、火车运动。在表现人物对话场景中,我们也常采用正侧来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像双方会谈、会见、授奖等。观众处于旁观位置,双方神情、位置、动作等都能给观众提供相关的形象信息。
正侧同样也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 
而斜侧被认为是一种生动活泼,有较强纵深感和立体感常用角度。它能弥补正面和侧面不足,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和物体的立体感,有利于扩充和伸展空间,有利于按排主体与倍体,有利于取景和调度、有利于表现立体形态和空间。也是拍摄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角度。如拍摄人物对话,能突出人物主次关系。电视采访中常用角度,前景是采访者、前侧角度;被采访者位于中间稍后、后侧角度,这样画面很自然把被采访者集中到主体位置上。
斜侧拍摄也是正面和侧面中间常用一种过渡镜头。能起到一种缓冲组接作用。

而斜侧被认为是一种生动活泼,有较强纵深感和立体感常用角度。它能弥补正面和侧面不足,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和物体的立体感,有利于扩充和伸展空间,有利于按排主体与倍体,有利于取景和调度、有利于表现立体形态和空间。也是拍摄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角度。如拍摄人物对话,能突出人物主次关系。电视采访中常用角度,前景是采访者、前侧角度;被采访者位于中间稍后、后侧角度,这样画面很自然把被采访者集中到主体位置上。斜侧拍摄也是正面和侧面中间常用一种过渡镜头。能起到一种缓冲组接作用。

斜侧方向拍摄的造型特点

斜侧角度能弥补正面和侧面角度拍摄在画面造型形式上的不足 , 化平行线条为斜向线条 , 能消除画面的呆板 , 容易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 , 使画面富于变化。

拍摄人物时 , 在画面上造成主次关系 , 把主体安排在突出、醒目的位置。

拍摄风景时,容易强调景物的立体感、透视感和空间深度。在变换镜头角度时,还应考虑画面组接的轴线问题,尽量在被摄主体的180°范围一侧拍摄,做到机位变换不越轴线。

 

2.2.3背面方向拍摄

  背面方向拍摄是在被摄对象的背后,即正后方进行拍摄。

  背面方向拍摄使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向一致,使观众产生可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如果是拍人物,那么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给人以强烈的主观参与感。许多新闻摄像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采访,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 

  背面方向拍摄人物,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所拍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带上一定的悬念,处理得当能够调动观众的想象,引起观众更大的好奇心和更直接的兴趣。在背面方向拍摄人物,面部表情变得退居其次,而人物的姿态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成为主要的形象语言。4、背面角度
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比如背跟拍摄记者的镜头,就有这种效果。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主持人焦建成寻找陕西民歌手王向荣的段落,用了很多背跟角度拍摄记者寻找王向荣的经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突出了该片跟踪纪实的风格,增强了作品表现力

  背面角度的造型特点

背面构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借实写意效果,让观众在画面上看到被摄体的背影,让观众由此产生对影像的思考、想象,以触及主题更深的层面,能造成一种悬念效果。

让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感。背面方向拍摄使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具有同一视向的主观效果,为观众提供较强的主观参与感。

背面拍摄一般以人物姿态动作语言为主要造型语言, 注重以人物姿态来表现内心情感 , 比较生动含蓄;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叙事角度也称为心理角度:心理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间所构成的心理角度,它包括客观角度和主观角度。之所以从心理层面划分拍摄主观性角度和客观性角度,是因为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主观和客观性角度,有利于深入开掘画面造型作用,丰富画面的表现手段,从而能根据不同的事件要求创作出新颖的电视画面。 
角度作为叙事元素时,存在三种形态: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观角度。先讲主观角度。
1.主观角度
主观角度是代表剧中人物视线的拍摄角度。摄像角度就是观众的视点,如果有意从剧中人物的视线角度拍摄就意味着让观众从剧中人物的视线看发生的事情,这时拍摄角度称为主观角度。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叫主观镜头。和客观角度相比,主观角度着重表现主体人物的视觉心理,往往出现不寻常的视觉印象。主观角度是体现作者丰富想像的创造性角度。主观角度也可代表动物或其它任何物体的“视线”。影视作品有许多主观镜头,如某人从楼上向下看,那下个镜头所要表现的是主观镜头。

如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男主人公马小军用自己配的钥匙打开了米兰家的房门,闯进米兰的家中,正当他着迷地看米兰的照片时,米兰回家了,马小军急忙躲入床下,从这里他看到米兰换衣服的情景,是马小军的主观视线拍摄角度。角度独特,充分表现了马小军此时此刻的心理,而且把观众带到了发现场,印象十分深刻。如人的视线不能看到自己的面部,所以马小军不能发现在画面里,如果以马小军做为前景就成了客观镜头了。 
2.客观角度
客观角度不代表任何人的主观视线,是代表客观纪实的角度。客观角度依据生活中观察习惯而进行客观表现。它的原则是在哪里拍摄能简练地、明确表达对象就在哪里拍。客观角度是影视作品中最常用的角度。电视摄像中,多数是以客观性镜头叙述事件的内容,平述事件的结果,参与事件进程 ,画面具有平易性和贴近性。
3.主客观角度
在一个镜头里,角度的主客观性质有时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拍摄一个人在看画展,通过他的后背拍摄,这显然是客观角度,如果镜头随着观者的视线摇向另一幅画,人物出画,这时客观角度就变成了主观角度。相反由一幅画拉出来,一人进画面,这时主观角度又变成了客观角度。 
再如,电视连续剧《一年又一年》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主客观角度拍摄的主客观镜头。全景,晃动前移,乡村路上,两旁树木不断后移,两人中近景(主观变客观)陈焕和林平兴奋地坐在拖拉机上,两人视线从路上收回、互相看了一眼。这个镜头是由陈、林二人的主观视线和陈、林二人对视的客观角度构成的,可以看出是摄像师肩扛摄像机和演员一起坐在拖拉机上,在行进中拍摄的,摄像好像一位同车的赶路者,增加了镜头纪实性,真实、自然的男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由乡村回城的激动心情。是主观角度变成客观角度拍摄的成功实践。
在一个镜头里,不仅可以有主观到客观角度的变化,还可以由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角度的变化。

 

总结:
  通常,在摄像时一般总要先选择摄像方向,确定了方向再选择摄像高度。对某一具体被摄对象来说,将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即垂直角度和水平角度),与视距变化带来的景别变化三者结合起来,那么,这三者的不同组合将会产生一系列不同视角,形成一系列不相同的画面形象。对视角的选择,反映了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造型能力。 

总而言之,摄像者画面造型的新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角度的独特。摄像人员应该努力开掘新颖独特的拍摄角度,并要掌握一点视觉心理学的知识,不断给观众们拍摄出新、奇、特的电视画面,丰富与现实世界同样绚丽多姿的"荧屏世界"。

全部回复
正序查看
头像
梦想永远在骚动

B_10.gif

2015-06-30 14:50:12
...
头像
正经的国小小

B_54.gif

2015-06-30 15:46:15
...
没有更多了